空中殺手 心得
雖然以前就見識過動漫影集「空之境界」的深奧,而「空中殺手」也同樣讓我震驚、無法招架。 這部片的設定讓我聯想到美國電影,湯姆克魯斯所主演的「遺落戰境」,同樣都是記憶被消除,有著模糊記憶,重複著一樣的工作,死了之後有另一個跟自己長的一模一樣的人代替,然後一直無限循環下去。 反映到生活中,我想應該不太可應能有另一個跟我長得一模一樣、有一樣的習性的人來取代我,他所要表達的應該是,世界上那麼多人,我們也只不過是宇宙裡的一個塵埃,能取代我的人到處都是,能力跟我一樣的人隨便找都有,所以要怎麼活出自己獨特的價值,就是每個人要去探討的人生課題了。
片中還有說道,那些明知道真相的人,卻都故意不提起、假裝不知道,不想起身去改變,冷眼的看著這一切。 無知的人們,也不曉得「機爾連特」這樣的永恆之子,是因為他們那種可笑的理由,在這樣的時代下,被創造出來的悲哀產物,在目擊了一名機爾連特的死亡後,而哭喊著說這孩子好可憐,讓人瞬間怒火中燒。 而機爾連特從被創造出來就是十五、六歲的模樣,記憶模糊,弄不清楚醒著還是睡著,昨天跟今天差不多,上個月跟這個月差不多、去年跟今年差不多,對自己的處境懵懵懂懂卻又無力反抗。 這些都在在反映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。
電影的後段,女主角水素要男主角優一殺了她,好讓她脫離這一切,但優一沒有殺她,反而說了一句:「你要活下去,在事情得到甚麼改變以前。」 我想這句話就是這個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關鍵句。從學生時代,人們說讀書才有出息,於是我們開始了考試人生,讀書考試讀書考試,每天重複著一樣的事情。途中也有人放棄了繼續升學,而還在書桌前掙扎、與考試搏鬥的我們,看著那些放棄的人,似乎解脫了,過著輕鬆的日子,自己的心也不禁動搖。 但是不能放棄,「如果你在痛苦結束以前放棄,那你就會一輩子活在痛苦中」,放棄很簡單,但如果每次遇到困難就放棄,那我們也不過是活在痛苦的無限循環中,而沒有機會看見痛苦結束後的美景。
口白人生 心得
這部片也讓我連想到「楚門的世界」、「死亡筆記本」,想到楚門的世界,是因為剛開始,我以為哈洛跟凱特是不同時空的人,凱特是真的人,哈洛她創造出來的虛構人物,我們只是邊看凱特寫書的歷程,邊閱讀書中內容,所以我們算是那個跟著旁白、從天空窺視著哈洛一舉一動人。到後來才發現,原來他們是同一個時空的人,這就更讓人期待,哈洛最後會怎麼樣面對他的死亡。想到死亡筆記本,是因為我覺得也太巧了吧,凱特在她的小說中寫下哈洛會死,哈洛就真的會死。 可是人生自古誰無死,所以如果我是哈洛,我應該相信耳邊的聲音還是不理她? 這種感覺真是讓人啼笑皆非,也是這部電影讓我覺得很厲害的地方,或許看起來很荒謬,但認真你就輸了,還是得乖乖跟著電影的邏輯走。
其實哈洛的生活跟我們不也都一樣嗎? 生活中充滿著冰冷的數字、冰冷的工作。 每天分秒不差的綁領帶、搭公車、喝水。但事實上,要活得一陳不變或多采多姿都取決於我們自己,就像後來哈洛決定不再依循著那種綑綁他的隱形規則,也因此他才發現生活中雖然微小卻美好的事物,例如在一天的繁忙後,嚐一塊餅乾,例如他終於面對自己從小就希望能做的事-彈吉他,然後又順勢交到女朋友。所以當我們抱怨著生活中充斥著不美好,何不反問自己,真的有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,而做出任何努力或改變嗎? 或許根本就是我們不知不覺中替自己設了一個隱形規則,好滿足我們的安全感,嘴巴上卻又愛抱怨:這不是我要的生活。
如果我們能得知自己的命運,我們通常都不會想要坦然面對,就像哈洛不敢讀自己的結局,請教授幫他閱讀並給他指示,這就好比現實生活中,有人會去算命,是不是被騙錢了還不知道,結果跟算命師說的不一樣,到頭來還是得自己承擔。每個人都不能預知自己的未來,那想那麼多要幹甚麼呢? 而能預知的人生不就像肥皂劇一樣,閉著眼睛都能猜出下一句台詞? 但最讓我佩服的,是哈洛終於讀了那本書,體悟到了「主人公死去,而故事永流傳。」,轉而支持凱特寫下讓哈洛死亡的結局。哈洛為了要救一個小男孩,而被公車撞,幾乎要死了,卻大難不死的在醫院醒來,女友來看他的時候,哈洛敘述了意外的經過,並且說了一句:「我必須這麼做。」這句話說的那麼理所當然、那麼輕描淡寫,但那背後藏著多麼偉大的勇氣與情操。
以前凱特的每本書的結尾都是主人公死去,而那些主人公,正是這世界上「真的的好人」,而讓這樣的好人死去,是為了讓讀者婉惜、勉勵讀者們,讓讀者們知道世界需要這樣的好人,並且要努力的去成為。誰知道原來她筆下的主人公,真的都一一被她殺死,(雖然死得那麼有詩意、意味深遠),但這次她意識到不能讓真正的好人再次從世界上消失,而偷偷竄改了結局,讓哈洛免於一死,雖然這也讓她失去了站上璀璨事業巔峰的機會。 相對毫不知情的哈洛,就更顯得他在挺身相救小男孩的那一刻,是多麼英勇、多麼坦然面對他即將到來的死亡。